济南中考改革的鼓点越敲越密,2008级中学生或将成为学业考试的首批参考者,学业考试能否彻底取代一锤定音的中考?作为中考录取依据的综合素质评价在中考中占多大分量?一系列的疑问尚未从教育主管部门得到确切的答案,却牵动着考生、父母和学校老师的心。为了给三年后的升学选拔奠基,2008年下半年到今天,济南各初中正探索打造各自的综合素质评价规范。日前,记者走入每个中学,探求各校操作评价规范的做法和利弊。
各校立体评价学生
此前印发的《济南初初中生成长记录手册》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、心理素质及交流与合作等六方面。
评价策略曾修改了五遍。泉城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淑彦说,最后形成的评价分为学习过程、课堂学习和阶段性测试三大项,学习过程包括平常测试、口试或综合实践等,课堂学习则依据上课听讲、发言和作业等状况分为三等,总分每学期统计一次。
除此之外,每个学校还融入了成绩以外的评价元素。在燕山学校初中一年级六班徐海英老师手中的学生素质报告单上,不只有学生各科成绩等级,还明确记录着他们的课堂表现、社会实践状况等。泉城中学每位任课老师手中都有一个档案袋,不只装着测试试题,还保留着学生们有特点的作品,在生物老师张瞻手中的档案袋中,就装着学生制作的骨骼模型。
原来是平面认识,目前则是立体评价学生了。泉城中学张为萍老师说,成绩好的学生不再是一好百好。
班级分成小组
按需要,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学生自评、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。不少学校采取了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型课堂规范,把学生分成4-8人不等的小组。
在燕山学校初中一年级六班,一堂课被学生小组讨论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。班主任徐海英老师说,她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,有些管学习,有些管纪律,分组时,她会将成绩好的和弱的学生混合搭配,让学习好的学生形成的学习环境影响成绩弱的学生,差生感觉到被老师看重,提升了自信。杨佳怡同学告诉记者:上学期的小组实践作业是办历史小报,我负责画画和设计,其他同学有些写字,有些查资料,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我们的用途。
好习惯培养在平常
据悉,不少学校将平常测试划入了综合素质评价,以前靠考试前突击考个好成绩的学生也不敢对平常测验掉以轻心了。燕山学校的张珂铭说,上学期自己不太在乎小测验成绩,后来才意识到平常测验也会干扰中考成绩。
泉城中学的评价标准细化为擅长表达我们的看法并与人推荐、有主动与别人合作的精神、自觉预习学习内容等;寄宿制的山师附小齐鲁合作学校初中部将寝室整理、用餐就寝也纳入了评价范围,督促学生培养规范的生活习惯。该校潘校长说。
好习惯的培养比分数更要紧,这对孩子一生的进步都有意义。山师大二附中荆兆晶校长觉得,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,应以鼓励和表彰为主。
三大疑问
1、繁琐的评价会不会增负?
不穿校服要扣分,忘了带书也要扣分,如此的规范是不是过于苛刻,让学生和老师又陷入增负的泥潭?初中一年级上学期,我作为班主任确实为评价搞得焦头烂额,但经过一学期的操作,已经十分熟练了,甚至学生计算起等级和分数来比老师还要熟知。徐海英老师说,评价虽繁琐,但习惯了就不再是负担,要紧的是非常不错地规范学生的平时行为。
制定策略时确实考虑到了这一点,所以大家在可操作性上下功夫,预防增加老师和学生负担。李淑彦主任说。
2、怎么样保证评价的公正?
不同于以往的评价,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攸关学生高中录取,因而其公正性格外遭到关注。
这把尺子需要有公信力,不然父母很难同意,对学生也不公平。山师二附中荆兆晶校长说。徐海英坦言,绝对客观把握起来确实比较难,譬如有的课,一周才上两三节,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提问到,幸运地被提问到的就能得分,老师们打分慎之又慎。
透明是保证公正的一个方法。燕山学校袁瀛校长说,每一次减分都记了解缘由,假如父母有异议,可以随时到学校查档;除此之外,老师的分数不是唯一的,学生之间也要互相监督。
3、怎么样体现选拔有哪些用途?
有老师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心:假如确实可以作为升高中的依据,那样什么学校想把我们的学生成绩弄低呢?长此以往,这套评价规范岂不是又成了摆设?
制定规范的初衷非常不错,防止中考一锤定音,全方位评价学生,但公正性确实太要紧了。荆兆晶校长说。在教育部门的高中招生策略颁布前,不少老师预测,即便将综合素质评价列。列为招生的要紧依据,仍然会保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,并将此作为招生依据。
采访中,各校均表达了同样的愿望,教育部门能尽快颁布一套统一的评价策略,专门组织监督,使这一评价既符合教育改革大方向,又具备可操作性,非常重要的是保证选拔的公平公正。